教育不止一條路。記者何定照/攝影 分享 facebook 2015年起,香港爆出學生自殺潮,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有,至今超過60人,主要原因之一是學業壓力。香港獨立記者林茵花兩年採訪香港第一所以研習藝術、設計、文化為主的高中「兆基創意書院」,近日出版《教育不止一條路》,在講述兆基一路顛簸背後,審視教育應有模樣。書中指出,香港中學過去都要在中五時考會考,30分以上者有機會在中七後直接進優秀大學,14分以上有資格升讀中六,6至14分者只能等前面學生都找完學校再報名。殘酷的是,一般學校的中六學額只有中五畢業生總數的3、4成,學校對即使是14分的學生,仍會檢視不同科目成績組成。不少僅視覺藝術科等單科成績好的學生,就這樣被刷下。兆基創意書院就在這種背景下成立,成為許多不適合主流學校或遭拒絕學生的選擇。時任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任的創辦人黃英琦指出,千禧年前後,特區政府的首波教育改革開始,希望推動高中多元化,擺脫填鴨式教育,她與一群藝文界朋友歷經籌款、規畫等,終在200年開辦兆基。兆基極力矲脫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,發展藝術文化教育,並力主尊重個人與群體,平?權利與義務。這種鼓吹思辨的教育方式,刺激校園內天天上演辯論大戰:從上課可不可以吃東西、吃什麼東西,到遲到可不可接受、該不該例規定,或是學生可不可以染髮,都成為師生共同討論的議題。兆基考慮創意的教育方式,也讓學生學習更靈活。例如教學生中文,會以流行歌曲、電影、小說等引發興趣;課堂引入辯論賽,也讓不喜歡上對下教學者,找到新天空。然而兆基學生在兼顧創作、讀書與校園生活間,終要面對畢業後升大學。書中指出,近年兆基每屆只有1、2人能直升大學,有資格可報讀副學士和高級文憑者,也僅十餘人;就算讀了學士,也比一般學生四讀完,要多1、2年。近年,台灣甚至成為兆基畢業生熱門出路,但部分學生念完回港後仍然迷茫,出路不見得更好。如此實驗究竟算不算成功?黃英琦認為,兆基最主要是樹立制度外教育創新,學生的自我成長與信心才最重要。兆基畢業生雖並非都從事藝文業,但都起碼是「善良的人類」,各自在人生路上穩定前行,「這不就是書院的初衷?」 自殺,不能解決難題;求助,才是最好的路。求救請打1995 ( 要救救我 )

05B860D16D2DBEC0
arrow
arrow

    shirlew2873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